论坛首页>>社会百态>>“爱心警察”和他的公益梦——记 ...

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
x1130m
等级:普通会员
头衔: 新手上路
星数:
帖数:70
精华:0
互动积分:168
消息:
  查看资料
发布于:2019-05-09 19:40
字体大小: 1#

“爱心警察”和他的公益梦——记浔阳区特巡警大队副大队长、浔城志愿警察协会会长徐晓洋

九江新闻网讯(记者 储义)2018年的最后一天,浔阳城格外的冷,天空上飘着鹅毛大雪。

早晨七点,家住浔阳江畔的李大爷下楼买菜,看见小区门口聚满了人:一些人正抄起铁锹奋力铲雪,一些人清理路上的树枝和碎片。李大爷想当然地认为,这些是小区邻居,或者物业工作人员,凑近一看,这些人的制服上有“浔城志警”的字样。

“大爷,您慢点走。”带头的小伙子将李大爷搀过大铁门,只见他脸冻得通红,却满是笑容。

“我在晚报上看过这个人,他是浔阳区特巡警大队的一名警察,更是一名优秀的青年志愿者。对了,他叫徐晓洋!”李大爷颇感意外,惊喜地说道。

十年过去了,徐晓洋永远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后,灾区的满目疮痍,和孩子们流泪的眼睛。那一年,26岁的特警徐晓洋赶往灾区救援,背囊里足足装了总重超过50公斤的救援装备和生活物资,在坑洼不平的山间小路上,踩着剧烈颤抖的土地,冒着随时被陡峭山崖上滚落的石块击中的危险,连续行军10余小时,步行30余公里,简直就是一次生理极限挑战。他历时20天辗转汶川、北川、都江堰、绵阳等地震重灾区,和战友们一共抢救伤员32人,救助群众120余人,清理倒塌房屋200余处,清理疏通道路20余处,为群众搭建帐篷200余顶,在余震中安全转移群众1000余人次,徒步运送救灾物资5吨,先后两次为群众捐款12000元,捐献物资价值三万余元。

从汶川回到家乡九江,徐晓洋来到公安基层工作,尽管工作岗位在变,但汶川地震时百万志愿者万众一心,彰显中国力量的精神,历历在目,一直引领着他。工作之外,徐晓洋是辖区公益事业的积极分子,2017年4月全国首支志愿者警察队伍“浔城志愿警察”在九江启动,由他担任会长。浔城志警的职责就是弘扬志愿精神,开展公益事业,他们帮扶社区,帮助贫困户,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,还协助公安开展群防群治工作。目前,注册会员已达3650人,累计服务时长达到21200小时。

用徐晓洋的话说:“十年前,我一个人是一支队伍;十年后,我们渐渐走出一支队伍。大家共同助力公益事业,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温暖、更加美好!”

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,是徐晓洋的一项重点工作。他说,走进中小学校园,在孩子们中开展工作,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很重要。

“比如消防知识,它极其重要,可很多孩子不感兴趣。”徐晓洋说,“一些孩子知道发生火灾,要用灭火器、消火栓,也并不清楚如何正确使用。”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切实提升青少年消防意识,徐晓洋和浔城志警带着百余个家庭走进消防大队,“零距离”体验和学习了防灾减灾消防知识。果不其然,一走进消防大队,孩子们就被消防车辆、器材深深吸引住了,他们在战士们的保护下,参与消防演习。

徐晓洋带领志愿者们走进全市各中小学,为了帮助孩子们远离校园霸凌、了解毒品、交通安全、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知识,他不但用视频展示大量真实案例,还带着同学们模拟真实场景,他让孩子们增强法制观念,预防青少年犯罪,保护学生远离社会危害。仅2018年,徐晓洋在全市各中小学组织开展30场公益讲座,脚步遍及11个县区,受益学生累计8000余名。

徐晓洋和志愿者们多次前往九江市儿童福利院,与孩子们聊天并做活动、玩游戏,还捐赠纸尿裤、玩具等爱心物品。在他帮扶的多个贫困户中,50岁的老代情况最为特殊,是怡康苑社区的一名残疾人低保户,本人二级重残,瘫痪在床,夫妻二人均失业在家,一家人收入全靠低保,生活极其困难。每周六,徐晓洋都会带着志愿者们,来到老代家中,捎去鸡蛋、蔬菜、排骨等食品,帮助打扫房间。考虑到老代长期卧床,徐晓洋还联系两名精通护理医疗技能的朋友一同前往,为老代进行专业护理和按摩调理,以此减轻他的病痛。

说起徐晓洋,老代激动万分,称他是“爱心警察”。妻子在一旁补充:“逢年过节,徐警官还自己掏钱,让我们去置办年货。”

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,徐晓洋总把这句话记在心头。每每看到那些被他帮助的人,心里总是不落忍。他坚定地说:“这个社会是由千千万万的百姓和家庭组成的,他们的幸福就是最大的意义。我永远提醒自己,作为一名人民警察,为人民服务是我忠诚的誓言;作为一名志愿者,社会进步、百姓安宁,是我肩上的责任!”


IP 属地:南京
相关帖子
收藏 顶 0 踩 0
0
1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
技术支持: 电子商务我帮您 | 管理登录
×
seo seo

消息内容

×
消息长度最多可添加100个汉字或者200个字母

回复内容

×

编辑回复内容

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