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最实用的农历饮食养生月历来啦。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每个人都能健康饮食,远离疾病,为健康做一份长期规划。
[二月仲春吃春韭]
饮食原则:
强筋骨:每天吃点奶制品、豆类等含钙丰富的食物,有利于骨骼健康。多沐浴阳光。
疏肠胃:经常吃点山药、韭菜等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,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,预防便秘和肠癌等。
本月关键词:韭菜
春分时节,值得一吃的当属韭菜,韭菜膳食纤维含量非常丰富,能增进胃肠蠕动、保持大便通畅。同时,韭菜中还有含硫化合物、挥发性精油、皂甙、黄酮类等物质,有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。做馅儿、炒肉吃、拌凉菜等,都是韭菜的绝佳吃法。
[阳春三月品槐香]
饮食原则:
糍粑青团不过量:不少地方清明有吃糍粑、青团的习惯,但它们均由糯米制成,过量食用会导致消化不良,儿童、老人及肠胃功能不佳者应少吃糯米及其制品。
常吃时令蔬菜:常吃时令蔬菜如香椿、榆钱、槐花等,蔬菜建议现买现吃,新鲜蔬菜含水量高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,常吃新鲜蔬菜可补充多种营养素。
每天吃一个鸡蛋:“三月三,吃鸡蛋”,有些地方有清明节吃鸡蛋的传统。但不少人担心吃鸡蛋胆固醇高,其实对大多数血胆固醇水平正常的人,每天吃一个鸡蛋是没有问题的。
本月关键词:槐花
洋槐花一般在每年阳历的4~5月份开花。从营养成分来看,洋槐花含有维生素E、B族维生素等维生素,铁、硒、钙、镁等矿物元素以及大量黄酮类物质。把槐花做成饼、饺子等,都是不错的吃法。
[人间四月尝桑叶]
饮食原则:
多喝汤水,少“冷刺激”:每天少量多次饮用白开水,也可饮用绿茶、绿豆汤等饮料消烦除渴,多喝汤能调节口味,增强食欲。少做喝一大杯冰镇啤酒或冰镇饮料等刺激性降温行为。
多吃蔬果,少食油腻:这个时节,蔬菜瓜果种类繁多。蔬果的营养丰富尤其是一些深色的果蔬,如胡萝卜等富含胡萝卜素及植物化学物质,可补充维生素、矿物质和膳食纤维。而吃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负担,容易腹胀,不思饮食、疲倦感加重。
多熟食,少生冷:此时人们往往喜欢生吃瓜果、海鲜等食物。但夏季气温高,各种病菌和寄生虫易繁殖,若是到“三无”摊点吃不卫生的食物,很可能会染上疾病。
本月关键词:桑葚、桑叶
桑葚应季,满满的花青素,入口像一颗香甜的糖果,不管是当小零食还是做桑葚酱夹到面包里,都不错。除桑葚,桑叶也可以食用,可以凉拌、做馅、做面、做饼、做汤等。
[五月流火吃点苦]
饮食原则:
重视早餐摄入:早餐的营养充足不充足,会直接影响到上午的效率和体能。早餐吃好,午餐吃饱,晚餐吃饱,适量加餐。
少吃油腻食品:天气渐热,加上考生生活节奏快、压力大,往往消化功能下降。建议不吃或少吃含脂肪高的油炸食品。
适当吃点“苦”:胃口不好,不妨吃点有苦味的蔬菜。苦味蔬菜可清热祛火,增进食欲。常见的苦味菜有苦瓜、莴苣、油麦菜等。
少喝饮料多喝水:夏天出汗较多,易导致体内缺水,出现头昏、头疼等症状,影响考生的学习效率,所以,要督促考生喝足水,少喝饮料。
本月关键词:苦瓜
夏天易没有食欲,此时苦瓜或许能帮你。苦瓜可凉拌,将其去瓤,切成丝或片,用开水烫后再用凉开水过一遍,沥掉水分,据喜好拌出多种口味的凉菜。
[六月双暑吃黄鳝]
饮食原则:
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:膳食中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12%左右,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一半以上。含优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包括瘦肉、鱼、蛋、牛奶、黄豆及豆制品等。
食用含矿物质丰富的食物:为预防中暑,每天应吃些富钾食物如蔬果和豆类等,富镁食物如绿色蔬菜和坚果等,富钙食物如奶及奶制品等,富铁食物如动物肝脏和瘦肉等。
及时补充水分:别等口渴了才喝水,要定时喝水,少量多次。可选用白开水、茶水、柠檬水、绿豆汤等。
本月关键词:黄鳝
民间有“小暑黄鳝赛人参”的说法,小暑前后的鳝鱼最美味。黄鳝在维持体液的钾钠平衡、酸碱平衡中起重要作用。
[七月清补宜饮粥]
饮食原则:
避免贴秋膘:如果盲目“秋补、贴膘”,容易导致体重增加,甚至形成肥胖。
吃些薯类:食物多样,谷类为主,吃些薯类,如山药、红薯等。同时要经常吃蔬菜水果可以促进身体健康,保持肠道正常功能,提高免疫力。
本月关键词:杂粮粥
粥以米、杂粮为原料,粥的包容性强,单独喝有天然的香味。还可和多种食物搭配,加点鸡鸭鱼肉蛋奶,口味营养都加强;加点地瓜山药土豆,增加薯类摄入,有益健康。
[八月入秋多食薯]
饮食原则:
食物多样:在这个时节的饮食,依然要遵循合理膳食、均衡营养的总体原则。可常吃薯类,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16)》建议:每天吃薯类50~100克。
本月关键词:白薯
白薯中膳食纤维的含量较高,可促进胃肠蠕动,预防便秘,红心白薯中胡萝卜素含量比白心白薯高。建议适当增加薯类的摄入,每周吃5次,每次吃1~2两。薯类最简单、健康的吃法是蒸、煮或烤,可以保留较多营养素。不建议选加工的薯类,如炸薯片、炸薯条等。
[九月寒霜吃柿子]
饮食原则:
防秋燥、补足水:足量喝水,水中可以加点蜂蜜,每天吃水果蔬菜。
本月关键词:柿子
“霜降到,吃柿子”,柿子一般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,此时皮薄肉鲜味美。但吃柿子应适量而止,一般认为,在非空腹情况下,每次吃柿子以不超过200克为宜。尽量不要空腹吃柿子。
[十月秋菠不可少]
饮食原则:
食物要足量,能量应平衡:冬季天寒地冻,人体对能量的需要增加,需要注意能量的充足供应。保证足够量的主食,建议每天吃半斤到八两的谷类食物,如馒头、米饭等。每天应该有三两到半斤的动物性食物,可包括瘦肉、蛋、禽、鱼或奶等,经常变换种类。
多吃蔬果,强体抗病: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,还有丰富的膳食纤维,能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,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,防止便秘。
适量补充,点到为止:冬季户外活动减少,很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。注意经常吃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。可选择营养素补充剂,但要适量。